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,極端高溫正成為威脅農作物產量的關鍵因素。與此同時,尋找可持續的化石燃料替代品迫在眉睫,高含油量(HLP)煙草因能將30%干重轉化為三酰甘油(TAG,生物燃料的核心成分),被視為極具潛力的新一代生物燃料作物。然而,這種經過基因工程改造的 “產油能手”,在高溫環境中的抗逆能力卻一直是個謎:它能否在高溫下維持穩定的油脂產量?其獨特的油脂積累特性又會如何影響應對高溫脅迫的機制?2025年發表在The Plant Journal的一項研究,首次系統揭示了HLP煙草的高溫響應規律,為生物燃料作物的抗逆改良提供了全新視角。

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14年發布的評估報告顯示,全球氣溫預計到2100年將上升0.3-4.8℃,高溫會破壞植物細胞膜穩定性、抑制光合作用,甚至導致細胞死亡。對于油用作物而言,高溫不僅影響生長,還可能直接降低油脂產量,畢竟油脂合成需要大量碳源,而高溫恰恰會削弱植物的碳同化能力。它能在葉片葉肉細胞中大量積累TAG,油脂含量是野生型(WT)煙草的300倍。但此前研究發現,HLP煙草已存在淀粉含量降低、碳同化效率下降的 “副作用”,其在高溫下的表現更令人擔憂:一方面,油脂可能作為 “保護劑”,幫助植物穩定細胞膜或儲存有毒代謝中間產物;另一方面,過量油脂也可能搶占膜修復所需的脂質資源,加劇高溫損傷。這種 “雙刃劍” 效應,讓HLP煙草的高溫響應成為亟待解開的科學問題。
為全面評估HLP煙草的高溫適應性,研究團隊設計了 “表型-生理-分子” 三層實驗體系,以WT煙草為對照,重點對比兩種溫度條件下(對照:28℃白天/18℃夜間;高溫:38-42℃白天/28-32℃夜間)的差異:
表型監測:用紅外熱成像儀連續48小時記錄葉片溫度,結合葉片熱分布;通過硅橡膠印模法觀察氣孔數量與孔徑,量化氣孔形態差異。
生理測定:用光合儀測量氣孔導度、CO?同化速率和蒸騰速率;用逆境模擬及植物生長監測系統PlantArray(以色列Plant-Ditech)監測7天內植物總蒸騰量及生物量變化;通過熒光成像分析光合效率相關指標(Fv/Fm、Fq'/Fm'、NPQ)。
分子與細胞觀察:用共聚焦顯微鏡觀察保衛細胞中油脂分布;通過氣相色譜測定總脂肪酸及極性(膜脂)、中性(儲存脂)組分含量;用透射電鏡觀察葉綠體結構變化。
葉片溫度升高:氣孔導度降低是 “元兇”
紅外熱成像顯示,HLP煙草的葉片溫度在兩種條件下均顯著高于WT,高溫下差距更達1.5℃。進一步研究發現,這一現象源于HLP的 “氣孔缺陷”:其氣孔孔徑和單位葉面積氣孔數均顯著減少,導致氣孔導度僅為WT的70%-80%。

高含油量(HLP)煙草的葉片溫度高于野生型(WT)。
共聚焦顯微鏡觀察揭示了關鍵原因:HLP保衛細胞中存在大量球形油脂滴,而WT保衛細胞僅含少量油脂,且油脂未 “堵塞” 氣孔。研究推測,過量油脂可能通過兩種方式抑制氣孔開放:一是物理阻礙保衛細胞形變,二是減少TAG分解,導致保衛細胞缺乏能量(ATP)驅動氣孔張開。

高含油量(HLP)煙草的氣孔開度較小,每片葉子上的氣孔數量也比野生型少。
光合與蒸騰 “雙降”:碳源不足加劇油脂減產
氣孔導度降低直接引發連鎖反應:HLP的CO?同化速率顯著低于WT,且CO?補償點更高,說明其利用低濃度CO?的能力更弱。同時,HLP的總蒸騰量和歸一化蒸騰量(每克地上部生物量的蒸騰量)均顯著低于WT,且高溫下響應更慢:WT在高溫第1天即顯著增加蒸騰,HLP則延遲至第2天。

HLP的同化速率低于WT。在二氧化碳濃度控制條件下的A/Ci曲線。

HLP的蒸騰量低于野生型(WT)。使用PlantArray測定早上和晚上的總盆重變化,每日總蒸騰量。
更關鍵的是,高溫對HLP油脂產量的打擊遠超預期:7天高溫處理后,HLP總脂肪酸含量下降54.6%,且減少的幾乎全是中性脂(儲存脂),極性脂(膜脂)含量基本不變。而WT的油脂總量和組成受高溫影響極小,僅膜脂中多不飽和脂肪酸略有下降。這是植物應對高溫的經典機制,通過減少不飽和脂肪酸維持膜穩定性。
光合效率 “先抑后揚”:獨特的應激調節模式
盡管HLP的基礎光合效率(Fv/Fm)與WT無顯著差異,但高溫下的響應更 “劇烈”:高溫第1天,HLP的光合系統II運行效率(Fq'/Fm')下降15%,非光化學淬滅(NPQ,反映光能耗散能力)上升64%,而WT僅分別變化7%和32%。但HLP的恢復速度更快,第6天Fq'/Fm' 和NPQ即恢復至對照水平,WT則持續低于對照。

HLP在熱脅迫下的NPQ相比WT有所增加。(A)光系統II的最大光合效率;(B)光系統II的實際光合效率;(C)非光化學猝滅;(D)葉綠素指數;(E)花青素指數。
TEM觀察發現,對照條件下HLP的葉綠體、淀粉粒和質體小球(plastoglobule)更大,但高溫下HLP葉綠體面積和質體球數量顯著減少,而WT僅淀粉粒減少。這種結構差異可能是HLP光合效率 “先降后升” 的原因:初期油脂和葉綠體結構變化加劇光損傷,后期通過快速調整脂類代謝恢復功能。

HLP在氣孔保衛細胞中出現過多的油滴。
HLP煙草的高溫響應是基因工程作物與環境互作的典型案例:過量葉片油脂通過抑制氣孔開放,導致葉片升溫、光合下降,最終加劇高溫下的油脂減產,但同時也賦予其更快的光合恢復能力。這一發現既揭示了 “產油” 與 “抗逆” 之間的權衡關系,也為后續改良指明了方向:通過精準調控油脂在保衛細胞中的積累,或增強高溫下油脂合成的碳源供給,有望培育出 “高油且耐熱” 的新一代生物燃料作物。

電話:021-32555118,郵箱:sales@zealquest.com
